如何让金融机构“敢贷、愿贷、能贷、会贷”三方面发力确保政策红利加快落地
10月26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四川成都民间私人贷款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实施的《关于深入实施财政金融互动政策的通知》。作为3.0版新的财政金融互动政策,四川将采取哪些措施,确保政策红利加快落地见效?
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副行长黄全详介绍,将从三方面发力,确保政策红利加快落地。
一是推进财政政策与信贷政策同向发力,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投入。针对财政政策支持重点,协同实施好各项货币信贷政策,形成“1+1>2”的政策效果。在普惠小微领域,深入实施“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开展“贷动小生意、服务大民生”个体工商户金融服务活动,着力实现中小微企业贷款“量增、面扩、价降”。
在乡村振兴领域,深入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组织好“凝聚金融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劳动竞赛活动,力争今后3年涉农贷款增长持续提升,重点帮扶县各项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水平,基本建成比较完善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体系。
在绿色金融领域,制定实施《四川省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实施方案》,推动金融机构绿色转型,鼓励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和债务融资工具。
在科技创新方面,深入实施四川省科创金融服务“星辰计划”,力争全省科技创新企业各项贷款余额平均增长20%以上,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余额平均增长30%以上。
二是用好激励政策巩固完善“敢贷、愿贷、能贷、成都水钱会贷”长效机制,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运用对融资担保机构的奖补政策,推动银行机构加强与融资担保的合作,完善信贷风险分担机制,细化尽职免责内部认定标准和流程,提高小微企业、涉农贷款等风险容忍度,打消金融机构“不敢贷”的顾虑。
推动金融机构将财金互动政策嵌入到内部成本核算、绩效考核等环节,实施内部转移定价优惠政策,提高普惠小微、三农等业务的考核权重,将奖补资金向基层网点和业务人员倾斜,增强金融机构“愿意贷”的动力。
切实发挥货币政策工具作用,支持法人机构多渠道补充资本金,缓解资本对信贷增长的约束;运用央行再贷款资金增加银行低成本可贷资金来源,破解金融机构“不能贷”的束缚。
组织银行机构下沉金融服务重心,开展“三访三问三送”活动,提高“首贷户”、信用贷款占比;加强“天府信用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支持金融机构运用金融科技手段实现信息聚合、信用画像、批量获客、风险控制等融资对接功能,提升金融机构“会放贷”的能力。
三是加强监测审核和评估,防止财金互动奖补资金跑冒滴漏。配合新版财政金融互动政策的实施,建立完善相关金融数据的统计监测制度、数据信息共享机制,为政策实施效果监测评估、奖补资金的审核发放、政策执行的监督考核奠定基础。根据政策实施需要,组织开展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金融风险防范评估、成都私人汽车抵押贷款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为激励政策实施提供依据。针对需要市县配套的政策,制定完善考核实施细则,定期对政策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考核,确保财经互动政策在落地过程中不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