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的消费金融:平台导流“迷你贷”伤害了谁
一直以来,由于互联网平台坐拥渠道优势,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普遍寻求与之合作,借助其流量提升放贷量。
2020年至2021年,陆续有用户在网上反映自己在中国人民银行的个人征信报告中居然出现了几十元的个人消费贷款记录,而记录则来自于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这些用户大多并不知情,在联系上消费金融公司后,方才得知是使用了助贷平台与消费金融公司合作的信贷产品进而产生了征信记录。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这些由助贷平台负责获客、消费金融公司负责放款的信贷产品,最低贷款金额仅为21元。尽管在流量为王的时代,流量平台越发精细与“抠门”的导出流量已经不是秘密,然而除去“买流量”支出的获客成本、资金成本、风控成本、运营成本等等,千元到万元不等的消费贷或尚有利润可言,几十元的迷你贷如何能够获利?金额如此之小,若发生逾期又该如何处置不良资产?
迷你贷现象的背后,显现出中小消费金融公司共同面临的生存困境。在一些消费金融公司高管看来,依托外部平台导流已成为不得已的“奢侈”之举……
行业合作成本逼近盈利线
流量平台金融生意的兴起,始于小额消费贷款的火爆。
特别是在金融线上化获客已经成为常态的现状之下,消费金融公司从补充地位与利率水平上无法同商业银行直接开展竞争,客群更为下沉,对于线上场景、流量则更加迫切。坐拥庞大月活跃用户的流量平台与中小消费金融公司的获客能力悬殊明显,流量平台助贷导流与自营金融业务快速崛起,地位强势。
不少从业者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在这种合作方式中,流量平台的话语权越来越重。杭银消费金融方面告诉记者,当前,流量平台合作作为消金公司的一种获客模式,由于各消金公司纷纷争抢与国内大型流量平台的业务合作,直接导致流量与获客成本高企。
有行业内高管曾公开表示,在与流量平台的合作中,一直被卡在消费金融公司盈利线上。“之前和一家流量平台合作,整整一个月都没有获得什么优质流量,平台给我们的答复居然是因为我们通过率表现优秀,所以给了一些‘更难’的流量。给我的感觉就好像流量平台是在‘酒多了掺水,水多了掺酒’。”
“但凡流量平台自己能挣钱的(流量),一般不会卖给外部。”有消费金融公司高管表示,现在来自外部的优质流量越来越少。与前几年互联网流量红利期不同,当前线上流量红利越来越少,流量平台普遍寻求更加充分、精细化的经营客群,利益最大化地变现流量,比如自营金融业务。提供给外部合作方的流量越来越少,质量也在下降。
目之所及的是,当前流量巨头前赴后继推出自营金融业务,包括但不限于提供购物、餐饮、出行差旅、社交、游戏、资讯、娱乐的各种APP(手机应用程序)。“计算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通过率与资产质量,推算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盈利情况,调控消费金融公司能够获得的利润已经是惯常做法。”前述高管表示。
这位高管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般来说,流量平台在一笔借款利息中收取20%~30%的流量费用,而消费贷款利率普遍在20%~30%,等于6个点是佣金支出。“等到流量平台觉得这20%~30%还不如自营金融的时候,它就不会再给消费金融公司了,哪怕消费金融公司愿意支付这么多导流费。”
除了流量质量问题,合作获客后的能力匹配也不容忽视。有消费金融从业者表示,通过平台获得了流量,也需要相应的科技实力完善风控,才能“接住”流量。“从平台导流过来,风控技术也备受考验,用传统的作业方式,消费金融公司是无法有效运营外部流量的。”
消金公司隐匿在助贷平台后
在调查过程中记者还发现,除了风险与收益的平衡之外,买流量成都私人上门贷款的弊端也同样值得关注,比如消费金融公司藏在导流平台之后品牌弱化、买流量获得客群难以深入了解……
“2020年进行二代征信报备的时候,发现好多借款人的央行征信报告中都是几十元钱的个人消费贷款记录。”有一位消费金融平台贷后管理人员告诉记者,一般都是助贷平台与资方合作产品会出现这种几十元的征信,比如一些线上购物平台,为了增加日活跃用户量在打广告时候就表示“花几元钱就能买某某大品牌的某某商品”,吸引到客户购物之后,在支付时于某个不起眼的位置注明实际是分期。很多人自然就忘了还款,变成了逾期。
通过网上公开信息,记者看到有不少借款人在消费者服务平台、信用卡论坛咨询、反映或投诉消费金融公司,自己存在几十元征信。在一位用户发出的个人征信报告中,有一条来自哈尔滨哈银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的征信记录,发放21元个人消费贷款,截至2020年11月,余额11元。
某消金公司告诉记者,“尽量要求合作平台进行消费金融公司品牌露出,明确消费金融公司为借款服务的提供者,通过协议约定告知公司为该笔贷款的发放机构”,是让用户对公司品牌建立感知的主要做法。但是在市场实践中,消费者忽略的情况仍然存在,甚至还有用户不了解何时使用了消费金融信贷产品。
“查询征信发现消费金融公司查询了我的征信,联系电商平台才了解到其分期资金是消费金融公司的。电商平台坚持表示我已经授权,给我发来了产品截图写有‘送你一张3期免息券’‘点击收下’,下面还有一行小字是‘服务、授信、授权协议已更新,继续操作表示您已阅读并同意协议’。这个字还能再小一点吗?”有消费者在公开平台上发出与电商平台客服对话时提出的疑问。在浏览投诉平台,记者发现这种品牌隐匿在背后的尴尬也时常发生在行业其他外地人在成都借水钱消费金融公司身上。
“现在很多消费金融公司在做一些所谓助贷的业务(流量平台前端获客、消费金融公司后端提供资金)。这种模式下,消费金融公司获得的并不是真正的客户,哪怕完成了一笔贷款,客户也没有太多感知,甚至有客户不清楚自己在哪里贷款的,只认识流量平台,遑论认识消费金融公司的品牌。”有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高管告诉记者。
多位消费金融公司人士在接受采访时均表示,行业共识在于,做客户的第一笔贷款不求盈利,能够不赔钱就已经很好。如果要实现盈利,就需要将客户真正变成消费金融公司的客户,通过交叉销售等服务让客户产生黏性。
“500到1000元的获客成本,一年可能就从一个客户身上赚到100元。如果不能持续服务客户,怎么赚钱?”头部消金公司负责人提出疑问。
用户无法有效把握、催收处置难
西南财经大学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文表示,与助贷方合作,通常是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线上化布局的试水,希望熟悉线上风控与获客模式,从而掌握相应能力,再去寻找谈判能力更弱的合作方。“不过也有部分消费金融公司,项目开发能力比较薄弱,容易沦为资金批发方。”
有中层认为,有数据就有机会。“前期通过合作积累客户资源,通过基本信息及信贷资质表现,加强数据挖掘能力,才能够通过数据判断去分析客群行为模式和偏好,提升风控水平。导流来的客户不是完全没有价值的。能否转换为消费金融公司真正的客户,取决于机构的风控能力。”
但是,也有金融科技行业人士表示,数据资源普遍不会轻易共享。“如果轻易获取核心数据,上家平台的价值不就岌岌可危?”他反问道。
上述负责人也坦言导流获得客群精细化运营与风险把控存在不小难度:从流量平台导流的流量,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难以掌握其个人画像。“可能最多也就掌握身成都借水钱怎么借份四要素(姓名、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银行预留手机号码),可以查询到用户的央行征信。除此之外,很难了解用户属于哪一类客群,难以控制风险成本。”
而再对这些导流来的客群进行第三方大数据风控查询,又添成本。
过去助贷平台对资产进行兜底是行业惯例,但随着平台话语权上升,当前更多采取的是分润模式,不涉及资产兜底。有与助贷平台合作中的消费金融公司透露,当前依靠某助贷获得的客户目前没有采用融资担保形式。
几十元的消费信贷若发生逾期,如何催收? 形成不良又该如何快速有效处置?
上述贷后管理人员告诉记者,这种非常小额的贷款只能通过发短信、打电话进行催收。行业内把逾期催收分为四个阶段:M0、M1、M2、M3,分别对应逾期一个月以内、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正常万元的消费贷款,M1先联系家人同事,M3走访借款人的真实住址。但如果发现借款人存在虚假和欺诈的行为,金融机构就会找外包催收公司。M3催收成本上千元。”
“几千元钱的消费贷款已经利润微薄,几十元钱还能做什么?”该人员反问记者。
在回收消费金融类不良资产论坛上记者看到,目前回收的资产包案件件均金额为2000到10万元以内。
不得不提的是,一直以来,消费金融公司的市场定位便是作为传统银行业务补充,主要针对中低收入及新兴客群。但是近年,随着政策推进,商业银行对个人信贷需求覆盖不足意识觉醒,以零售个人贷款、信用卡分期等产品与业务为核心的银行消费金融,与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客群发生重叠,对于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客群有侵蚀之势。
或是意识到了种种挑战,目前已经有不少头部消费金融公司开始经营存量用户,押注自营商城。不过,无论是从前端获客、经营成本还是贷后处置,留给中小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时间都不多了。